中药材中含有香秋海棠
首页 > 中药材 > 香秋海棠

香秋海棠

《中华本草》香秋海棠

拼音 Xiānɡ Qiū Hǎi Tánɡ
别名 铁米
来源 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短茎秋海棠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handelii Irmsch.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草本,高达15cm。叶互生;叶柄约与叶片等长或为叶片的2倍,无毛或被锈色粗毛;托叶宿存,长圆状卵形,长达1cm,急尖;叶片膜质,卵形,偏斜,长10-17cm,宽6-11cm,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不对称,两面无毛或在背面被疏小柔毛,边缘具不整齐的疏锯齿;掌状脉背面的锈色。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总花梗极短;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花梗长4-11cm,花被片2,长3-6.5cm花瓣2,长1.3-4.5cm,骨机2片长圆状宽椭圆形,长约3.6cm;子房陀螺形,长和宽近相等,近四棱形,无翅花柱4,基部稍合生,上部2叉裂,直立而旋扭,具小乳头状突起。蒴果4室。花期4-7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消食健胃。主咽喉肿痛;疮疖;疥癫;跌打肿痛;食滞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