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材 > 铁苋菜

铁苋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苋菜

拼音 Tiě Xiàn Cài
别名 人苋、血见愁、海蚌含珠、撮斗装珍珠、叶里含珠、野麻草
来源 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全草,去泥土,晒干。
性味 苦、涩,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积,止痢,止血。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小儿疳积,肝炎,疟疾,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外用治痈疖疮疡,外伤出血,湿疹,皮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铁苋菜

拼音 Tiě Xiàn Cài
英文名 Copperleaf Herb
别名 血见愁、海蚌念珠、叶里藏珠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的地上部分。夏、秋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30~60cm,被柔毛。茎直立,多分枝。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长2.5~8cm,宽1.5~3.5cm,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有疏毛或无毛,叶脉基部3出;叶柄长,花序腋生,有叶状肾形苞片1~3,不分裂,合对如蚌;通常雄花序极短,着生在雌花序上部,雄花萼4裂,雄蕊8;雌花序生于苞片内。蒴果钝三棱形,淡褐色,有毛。种子黑色。花期5~7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部 生于山坡、沟边、路旁、田野。分布几乎遍于全国,长江流露尤多。
化学成分 含生物碱、黄酮甙、酚类。
炮制 除去杂质,喷淋清水,稍润,切段,晒干。
性味 苦、涩、凉。
归经 归心,肺、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收敛止血。用于肠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治痈疖疮疡,皮炎湿疹。
用法用量 10~3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贮藏 置干燥处。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药学》第九章 止血药 >> 铁苋菜

【药用】本品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微苦、涩,平。
【功效】止血,止泻,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1.用于鼻衄、咯血、便血、崩漏,以及外伤出血等症
铁苋菜功能止血,对于各种出血症候,都可应用,临床常配合侧柏叶、茜草炭、旱莲草、仙鹤草同用。对外伤出血,既可研细末外敷;亦可用鲜草适量,打烂外敷。
2.用于腹泻、痢疾等症
本品止泻功效较好,对于腹泻或痢疾等症,都可配伍马齿苋、地锦草、车前草、辣蓼等药同用;如腹痛较甚,可配合木香同用。
3.用于稻田皮炎
铁苋菜有清热解毒作用,治疗稻田皮炎,可配合小蓟草、旱莲草等,研细末,外扑患处;或用新鲜者洗净,打烂、外敷。
【处方用名】铁苋菜、海蚌含珠、血见愁(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抗银片(《上海中成药》)血见愁、狼毒。治银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