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材 > 木锥花

木锥花

《中药大辞典》木锥花

拼音 Mù Zhuī Huā
别名 小齿锥花
出处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小齿锥花。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原形态 亚灌木,高1~2米。幼枝四方形,密被灰黄色星状毛。单叶对生;叶片长椭圆形,长10~20厘米,宽5~10厘米,叶缘具细锯齿;叶柄及叶背密被灰黄色星状毛。稀穗状花序成对生于叶腋,花梗长于叶柄,有叶状小苞片,被星状毛;花红色;萼10脉,5等裂;花冠管纤弱,喉部扩大,肢2唇形,上唇头盔状;下唇阔3裂;雄蕊4;子房4裂。小坚果。
生境分部 生于竹林边或灌木丛中。分布云南。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消炎利尿。治肺炎,气管、支气管炎,咳嗽痰多,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炎水肿,尿路结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木锥花

拼音 Mù Zhuī Huā
英文名 root of Smalltooth Gomphostemma
出处 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小齿锥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mphostemma microdon Dun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约1m。茎直立,上部钝四棱形,基部近圆柱形,密被灰色星状短绒毛。叶对生;叶柄长1-4cm;叶片长圆形或椭圆形,长8.5-24cm,宽3.6-10cm;先端微偏斜、急尖或钝,基部楔形,有时不对称,边缘具浅齿,上面被星状毛,下面密被星状绒毛。聚伞花序具1-2花,腋生,组成假穗状圆锥花序;苞片长圆形或披针形,长11-22mm;小苞片线形,长6-11mm;花萼狭钟形,长5-7mm;萼齿5,三角形;花冠浅紫或淡黄色,长1.6-2cm,上唇圆表,长3.5mm,下唇长6mm,3裂,中裂片最大;雄蕊4,花丝被毛;子房4裂,柱头2裂。小坚果扁长圆形,长约4mm,黑褐色,有沟纹。花期8-11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40-1300m的沟谷或平地的热带雨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 。
性味 味苦;怀凉
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利尿通淋。主痰热咳喘;热淋;石淋;肾炎;水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