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材 > 臭节草根

臭节草根

《中药大辞典》臭节草根

拼音 Chòu Jié Cǎo Gēn
出处 《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臭节草
功能主治 捣浆,洗肿毒。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臭节草根

拼音 Chòu Jié Cǎo Gēn
英文名 Root of White Chinaure
出处 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岩椒草Boenninghausenia albiflora (Hook.)Reichb.ex Meissn. 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nninghausenia albiflora (Hook.)Reichb.ex Meissn. [B.albiflora (Hook.)Reichb.ex Heyne]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除去泥沙,鲜用。
原形态 臭节草,多年生草本,全株有强烈的特殊气味。主根不明显,具多数须根,棕黄色。茎直立,圆柱形,高50-80cm,紫红色,光滑无毛,基部略木质化,嫩枝灰绿色,常中空。叶互生,2或3回羽状复叶;小叶片椭圆形或倒卵形,大小不等,长1-2.5cm,宽0.7-1.5cm,先端钝圆或微凹,全缘,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纸质,秃净,有透明的小腺点。聚伞花序顶生,或顶生于侧枝上,花枝基部有小叶;萼4裂,长1-1.5mm,先端钝或略圆,中部以下合生,有小腺点;花瓣4,白色,分离,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先端钝圆,有透明的小腺点;雄蕊8,花丝丝状,长短不等而相互间隔,花药长圆形,黄色,纵裂,2室;子房1,心皮4,基部分离,具子房柄,果熟时,子房柄伸长,花柱4,上部联合,基部分离,柱头略膨大。蒴果,表面有突起的小腺点。种子数粒,肾形,黑褐色。花期4-10月。果期6-11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 根中含生物碱芸香吖啶酮(rutacridone),1-羟基-9(10H)-吖啶酮[1-hydroxy-9(10H)-acridineon],芸香吖啶酮环氧化物(rutacridone epoxide),香豆精类5,8-二甲氧基-2',2’-二甲基吡喃并[5',6':6,7]香豆精(racemosin),芸香呋喃香豆醇乙酸酯(rutamarin)。根还含萜类化合物双环大牻牛儿烯(bicyclogermacrene),双环榄香烯(bicycloelemene),青枝烯(geijerene),二甲基环癸三烯(pregeijerene)和δ-榄香烯(δ-elemene),3-(1,1-二甲基烯丙基)花椒内酯[3-(1,1-dimethylallyl)-xanthyletin]。又含色烯化合物7-甲氧基-2,2-二甲基色烯(7-methoxy-2,2-dimethylchromene),6, 7-二甲氧基-2,2-二甲基色烯(6,7-dimethoxy-2,2-dimethylchromene)。
性味 苦;性微寒
归经 心经
功能主治 解毒消肿。主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汗搽。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