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材 > 菠菜

菠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菠菜

拼音 Bō Cài
来源 藜科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 全国各地栽培。
性味 甘,凉。
功能主治 滋阴平肝,止咳润肠。主治高血压,头痛,目眩,风火赤眼,糖尿病,便秘。
用法用量 鲜品2~4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菠菜

拼音 Bō Cài
别名 菠棱(《嘉话录》),波棱菜(《唐会要》),赤根菜(《品汇精要》),波斯草(《纲目》),鹦鹉菜、鼠根菜(《现代实用中药》),角菜(《陆川本草》)。
出处 《履巉岩本草》
来源 为藜科植物菠菜带根全草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全体光滑,柔嫩多水分。幼根带红色。叶互生;基部叶和茎下部叶较大;茎上部叶渐次变小,戟形或三角状卵形;花序上的叶变为披针形;具长柄。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排列成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被4,黄绿色,雄蕊4,伸出;雌花簇生于叶腋,花被坛状,有2齿,花柱4,线形,细长,下部结合。胞果,硬,通常有2个角刺。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 全国各地都有栽植。
化学成分 可食部分每百克含蛋白质2克,脂肪0.2克,碳水化物2克,粗纤维0.6克,灰分2克,钙70毫克,磷34毫克,铁2.5毫克,胡萝卜素2.96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13毫克.尼克酸0.6毫克,抗坏血酸31毫克,草酸超过0.1克,芸香甙17毫克,氟1.1毫克,多量α-生育酚,6-羟甲基喋啶二酮。
叶含锌56~68毫克/公斤(干重),叶酸1.22微克/克,氨基酸和叶黄素、β-胡萝卜素、新-β-胡萝卜素B、新-β-胡萝卜素U等类胡萝卜素、还含α-菠菜甾醇、豆甾烯-7-醇、胆甾醇以及甾醇酯和甾醇甙、万寿菊素、菠叶素,和一种青紫色萤光物质2-乙酰基-3-对羟基苯丙烯酰基内消旋酒石酸。
根含菠菜皂甙A和B。
性味 甘,凉。
①《嘉佑本草》:"冷,微毒。"
②《日用本草》:"甘,寒,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酸,寒。"
归经 ①《得配本草》:"入手太阳、阳明经。"
②《本草求真》:"入肠、胃。"
功能主治 养血,止血,敛阴,润燥。治衄血,便血,坏血病,消渴引饮,大便涩滞。
①孟诜;"利五脏,通肠胃热,解酒毒。"
②《日用本草》:"解热毒。"
③《纲目》:"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爆。根尤良。"
④《医林纂要》:"敛阴,和血。"
⑤《陆川本草》:"入血分。生血、活血、止血、去瘀。治衄血,肠出血,坏血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研末。
注意 《医林纂要》:"多食发疮。"
复方 治消渴引饮,日至一石者:菠菱根、鸡内金等分。为末。米饮服,日三。(《经验方》)
各家论述 ①《儒门事亲》:"夫者人久病,大便涩滞不通者,…时复服葵菜、菠菜、猪羊血,自然通利也。《内经》云,以滑养窍是也。"
②《本经逢原》:"凡蔬菜皆能疏利肠胃,而菠菱冷滑尤甚。"
③《本草从新》:"菠菜,古《本草》皆言其冷,今人历试之,但见其热,不觉其冷。"
④《本草求真》:"菠菱,何书皆言能利肠胃。盖因滑则通窍,菠菱质滑而利,凡人久病大便不通,及痔漏关塞之人,咸宜用之。又言能解热毒,酒毒,盖因寒则疗热,菠菱气味既冷,凡因痈肿毒发,并因酒湿成毒者,须宜用此以服。且毒与热,未有不先由胃而始及肠,故药多从甘入,菠蔆既滑且冷,而味又甘,故能入胃清解,而使其热与毒尽从肠胃而出矣。"
⑤《随启居饮食谱》:"菠蔆,开胸膈,通肠胃,润燥活血,大便涩滞及患痔人宜食之。根味尤美,秋种者良。"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菠菜

拼音 Bō Cài
别名 菠薐、波棱菜、红根菜、赤根菜、波斯草、鹦鹉菜、鼠根菜、角菜、甜茶、拉筋菜、敏菜、飞薐菜、飞龙菜
出处 出自《履巉岩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菠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inacia oleracea L.
采收和储藏:冬、春季采收,除去泥土、杂质,洗净鲜用。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全株光滑,柔嫩多水。幼根带红色。茎直立,中空,通常不分枝。叶互生;具长柄;基部叶和茎下部叶较大,茎上部叶渐次变小,戟形或三角状卵形,全缘或有缺刻,花序上的叶变为披针形。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排列成有间断的穗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被片通常4,黄绿色,雄蕊4,伸出,花药不具附属物;雌花簇生于叶液,无花被,苞片纵折,彼此合生成扁筒,小苞片先端有2齿,背面通常各具1棘状附属物;花往4,线形,细长,下部结合。胞果硬,通常有2个角刺,果皮与种皮贴生。种子直立。花期4-6月,果熟期6月。
生境分部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为常见蔬菜之一。
化学成分 全革每100g含蛋白质2g,脂肪0.2g,糖2g,粗纤维0.6g,灰分2g,钙70mg,磷34mg,铁2.5mg,胡萝卜素2.96mg,维生素B1(vitaminB1)0.04mg,维生素B2 O.13mg,尼克酸0.6mg,维生素C31mg[1]。叶酸(folic acid)[2],类银萝卜素(carotenoids)[3],维生素B12[4],α-生育酚(α-tocopherol)[5]。含黄酮及其低有菠叶素(spinacetin),万寿菊素(patuletin)[6],芸香甙(rutin),金丝桃甙(hyperoside),紫云英甙(astragalin)[7],菠菜亭素(spinatin)[8],甾醇及其甙和酯有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豆甾烷醇(stigmastanol)[9],7-豆甾烯醇(7-stigmastenol),胆甾醇(cholesterol)以及甾醇与棕榈酸(palmiticacid)连接的酯和与葡萄糖、甘露糖连接的甙[10]。昆虫变态激素有水龙骨素(polypodine)B,蜕皮甾酮(β-ecdysone),(24),28-去氢罗汉松甾酮[(24),28-dehydromakisterone]A[11]。叶绿素和胡萝卜素有叶绿素(chlorophyll)a,叶绿素(chlorophyll)a’,叶绿素(chloroPhyll),叶绿素(chlorophyll)b’,脱镁叶绿素(Pheophytin)a,脱镁叶绿素(pheophytin)b,堇黄质(violaxanthin)[12],新黄质(neoxanthin),叶黄素(lutein,xanthophyll),β-胡萝卜素(β-carotene),新-β-胡萝卜素(neo-β-carotene)B,新书-β-胡萝卜素(neo-β-carotene)U[13,14],氨基基酸和有机酸有谷氨酸(glutamic acid),丙氨酸(alanine),亮氨酸(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脯氨酸(proline),丝氨酸(ser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天冬酰胺(as-paragine)[15],咖啡酸(caffeic acid),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新绿原酸(nepcj;prpgenic acid),原地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7]。
另外还含6-羟甲基蝶啶二酮(6-ydroxymethyllumazin)[16],铁氧化还原蛋白(ferredoxin)[17],叶绿醌(plastoquinone)[18]。从根分离了菠菜皂甙(spinasaponin)A和BU[19]。磷脂酸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单半乳糖基甘油二酯(monogalac-tosyldiglyceride),二半乳糖基甘油二酯(digalactosyldiglyceride),聚半乳糖基甘油二酯(polygalacrosyldiglyceride)和脑硫脂(sul-folipid)[20]。
药理作用 根中所含菠菜皂甙A及B具有抗菌活性。
性味 甘;性平
归经 肝;胃;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 养血;止血;平肝;润燥。主衄血;便血;头痛;目眩;目赤;夜盲症;消渴引饮;便闭;痔疮
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煮食;或捣汁。
注意 《医林纂要》:多食发疮。
摘录 《中华本草》

《本草纲目》菜部 >> 菠菜

「释名」菠菜、波斯草、赤根菜。
「气味」(菜、根)甘、冷、滑、无毒。
「主治」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


《食物疗法》菠菜

菠菜,也叫菠薐菜。它营养丰富,其维生素的含量在叶菜中名列前茅。菠菜中维生素C含量是西红柿的1倍,胡萝卜素的含量是大白菜的40倍。因此阿拉伯人把菠菜称为“蔬中之王”。近代医学认为菠菜中含有的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具有很好的补血作用;丰富的维生素K含量,也具有止血、凝血功能。此外,菠菜中所含维生素B[XB]1[/XB]和B[XB]2[/XB],也与人体血液有关。民间多用服食菠菜补血,以为是菠菜中铁的作用,其实它不易被人体吸收,起作用的是菠菜中的丰富维生素。中医学认为,菠菜性味甘凉、滑利,具养血止血、下气润燥之功。尤宜老人或久病体虚便秘者服食。
由于菠菜中含有较多的草酸,人体食入过多草酸,会妨碍对钙的吸收,还会引起泌尿系结石,故食用菠菜时宜先放入开水中焯几下再进行烹调。
菠菜的果实又名刺蒺藜,性味微温辛甜。含有蔗糖、棉籽糖、水苏糖等。功可祛风明目,开通关窍,利肠胃。
【应用实例】
1.习惯性便秘:鲜菠菜250克,开水煮几分钟捞出,用香油拌食。
2.夜盲症:菠菜250克,猪肝200克,炒熟淡食;或鲜菠菜500克,捣烂取汁,每日2次。
3.高血压:鲜菠菜放沸水中略烫数分钟,以麻油拌食,每日2次。
4.胆固醇高:菠菜根煮汤常服。
5.急性结膜炎:菠菜籽、野菊花适量,水煎服。
6.咳喘:菠菜籽以文火炒黄,研成细末,每次5克,每日2次,温水送下。
7.尿闭:菠菜籽15克,水煎服。
8.便血:鲜菠菜250克,水煎服。


《饮食须知》菜类 >> 菠菜

味甘性冷滑。多食令人脚弱,发腰痛,动冷气,先患腹冷者必破腹。不可与 鱼同食,发霍乱。北人食煤火熏炙肉面,食此则平。南人食湿热鱼米,食此则冷,令大小肠冷滑也。


《医学入门》食治门(蔬) >> 菠菜

性冷,微毒。利五脏,通肠胃热,解酒毒,服丹石人食之佳。多食冷大小肠,久食令人脚弱不能行,发腰痛。


《本草从新》荤辛类 柔滑类 菜类 水菜类 芝 类 >> 菠菜

一名菠 .通脏腑血脉.
甘温.(古本草皆言其冷、今人历试之、但见其热、不觉其冷.)滑微毒.利五脏.通血脉.
开胸膈.解酒毒.宣肠胃热.下气调中.止渴润燥.根尤良.


《得配本草》菜部(柔滑类十三种) >> 菠菜

即菠
制砒汞。伏雌黄、硫黄。
甘,冷,滑。入手太阳、阳明经。通肠胃,利脏腑。行血脉,解酒毒,下气调中,止渴润燥。得鸡内金,治消渴。多食令人脚软。腹冷者禁食。


《本草分经》通行经络 >> 菠菜

甘温而滑,利五脏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根尤良。


《药性切用》菜部(荤辛 柔滑 菜 水菜 芝栖) >> 菠菜

即菠 菜。甘温微滑,止渴润燥,充胃利肠,菜根亦良。禁忌同白菜。


《滇南本草》菠菜

菠菜(图缺),一名红根菜,味甘微辛,性温。入脾、肺二经。祛风明目,开通关窍,伤利肠胃,解酒,通血。
──丛本卷下


《药笼小品》菠菜

取老菠菜直下根,治老人大便难下最妙。
须佐补气养血之药。